【三味悦读】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力量

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力量

知产一庭 冯冰银

这一个月来,通过阅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主题教育中“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12个关键字,本次阅读体验也是通过“学思想、强党性”,从而“重实践、建新功”的过程。在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的同时,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从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司法实践,从而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作为法律人,在阅读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从商鞅徙木立信,到子产铸刑书、李悝作《法经》,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需要时刻铭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正如贾宇院长在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定制度自信,助推中国之治”。尤其是我们青年干警,在法学院学习过程中接受西方法学思想、阅读西方法学著作偏多。青年干警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用具体的、辩证的、创新的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自信自立,法院干警对于西方的法律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思想要理性辨别,对于我国的解纷传统,如调解、司法建议等,要充分认识其对诉源治理的重要价值。

目前,我在法院研究室主要负责司法改革工作,因此对“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两章也深有感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巩固和深化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司法改革已进入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进入了第25个年头,不论是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审判团队改革,还是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其核心目的都是破除法院在司法程序运转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法院工作的根本标准,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途径、低成本、高效率的解纷需求。目前,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进入深水区,不仅要巩固和深化以往的改革成果,而且在数字法院、适法统一、诉源治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取得新突破。法院干警更要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司法改革和科技赋能双轮驱动,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工作机制,切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司法担当,以司法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此外,作为知识产权法专业的法学生,对“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两章也印象深刻。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努力实现更多“0”到“1”的突破。作为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法院干警更要展现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司法担当。知识产权的本质是传播而不是垄断,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的同时,更要促进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充分实现,而非将其束之高阁。根据创新主体反映的技术创新成果权利归属制度、保护创新成果的举证能力等方面存在困难及司法需求,积极通过“法官工作室”面对面答疑解惑,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科技创新第一线和经济发展最前沿。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我们也应有所作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作为知识产权工作者,要充分把握保护文化创作者权利与社会公众文化消费自由之间的平衡,不断促进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虽然在阅读马拉松活动中,我们已经阅读完成了这两本书,但这不是“终点线”,而是“加油站”。我们要在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过程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持续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阅读次数: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