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城”是怎样炼成的
破产庭 胡健
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凭借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成功地崛起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之城”。本书从全球化的视角,以上海地区空间的拓展和上海功能的演变为基本线索,为我们介绍了上海的发展历史,揭示这座“世界之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城市精神。
一、宋元明清时期的东南都会
上海区域起初是一片大海,后来由于长江流域的开发,大量的泥沙被冲击到长江口淤积,逐渐形成了上海这个三角洲。到了宋代,上海的海岸线逐渐稳定下来。同时,由于长江口持续向东推进,江阴这个传统航运核心城市的地位逐渐没落,上海襟江带海的地理优势开始显现,商贾云集,贸易繁荣。从宋代设镇、元代设县,到清代迁入“苏松太道”,上海的地位不断提升。
二、近代远东的核心城市
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法、美占据了苏州河入江口两岸和黄浦江黄金水道西岸的大部分岸线作为租界,并驻有军队。一大批西方冒险家和实业家来到上海建设和投资,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以及近代化的生活方式。大量外来人口和财富在这一时期进入上海,这实现了消费客群乃至投资者的高度集聚,加速了上海的繁荣。同时,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上海迅速成为了全国的工业中心,从1912年到1928年,上海的工业产值占据全国的一半左右。从1847年到1936年,外国在上海设立了63家银行,是远东地区吸收外国银行最多的城市,上海也成为了远东的金融中心。
三、新时代的“全球城市”“人民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党的领导下自主、有序、可控地对外开放,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现在的上海已经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党的十八大更是赋予了上海“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国家定位,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引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全球城市。2019年,习总书记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这高度凝聚了建国以来党的城市建设和治理工作经验。现在的上海已经基本实现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我相信,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上海会牢牢把握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