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治报:沉浸式法学教育走进这两所高校

3月24日至25日、3月31日至4月2日,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活动分别在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火热开场。来自司法实务、法学理论等领域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与相关院校师生共赴盛会,展开“实务-学术”对话。

 

上海法院实务专家在华理“开讲”

 

3月24日下午,系列巡讲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通海厅正式启动。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宋来出席活动并致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介绍“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项目和巡讲专家。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彭德雷主持启动活动和首场讲座。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与上海法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是首批与上海高级人民法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高校之一,也是上海法院系统重点支持建设的法学实践基地。此次巡讲活动将培育法治人才的“学术沃土”与司法实务的“活水清泉”有机衔接,开创了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此次华东理工大学系列巡讲活动,由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席建林领衔首讲。席建林深耕法学领域三十余载,具有极为丰富的审判经验和理论功底,他围绕正义是如何在司法领域从一个抽象概念逐案变为人民眼中的现实,展开生动的讲解。

 

第二讲主讲人是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一级高级法官刘力。作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刘力长期深耕民事审判领域,他以涉平台经济新类型司法实践案例为引,向师生们解析了对数字时代民法规范解释方法的探索和运用。

 

第三讲主讲人是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周峰。作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周峰多年来深耕民商法,尤其是房地产审判领域。他聚焦“二手房”买卖合同的效力判断,与师生们分享了司法实务中的前沿问题和热点关切。

 

第四讲主讲人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唐震,作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长期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他聚焦商业秘密侵权诉讼这一主题,结合丰富案例,阐述商业秘密侵权诉讼权利基础、侵权行为认定标准、侵权民事责任及案件审理难点。

 

上师大里的沉浸式“法律实务课”

 

3月31日下午,系列巡讲在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世承讲堂拉开帷幕。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王理秋介绍系列巡讲项目和巡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刘林教授主持启动活动。

 

上海师范大学在推行全程导师制、“双师讲堂”等培养措施的同时,强化与上海法院的产学研合作,是首批与上海高级人民法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高校之一,也是上海法院系统重点支持建设的法学实践基地。

 

此次上海师范大学系列巡讲活动,由席建林领衔首讲。他围绕“事实认定与裁判方法”主题,对司法实务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展开生动的讲解。

 

第二讲主讲人是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高级法官余剑。作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长期深耕刑事审判领域,他从理论、实践的双重维度向师生们解读了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第三讲主讲人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三级高级法官毛海波。作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深耕涉外商事审判领域多年。这堂课,他围绕涉外商事纠纷的审判工作,与师生们分享了司法实务中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第四讲主讲人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赔偿委员会办公室)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娄正涛。作为深耕行政争议审判领域多年的资深法官,这堂课,他围绕“行政争议的实质解决”这一主题,从开展行政争议实质解决的必要性、行政争议实质解决的探索与实践、行政争议实质解决的前沿问题等三个方面展开。

阅读次数: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