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至8月8日,上海三中院(知产法院、铁路中院)开展为期二天的新入职公务员纪律、保密、廉政教育培训并座谈。院党组书记、院长席建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会上,席建林院长代表院党组对15名新入职公务员表示欢迎,从上海三中院(知产法院、铁路中院)的历史沿革、专业定位、管辖范围等方面对法院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新入职公务员在工作中可能要面临的七个阶段,即入院伊始的“新鲜期”;理论与实践冲突的“压力期”;反思自我、找准定位的“迷茫期”;不断学习、逐步适应的“融入期”;进步缓慢、沉心静气的“瓶颈期”;心态平和、从容不迫的“适应期”;不惧压力、迎难而上的“挑战期”。无论身处哪一阶段,都应摒除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在安静中激励自我、找到自信,在竞争中回归本心、戒骄戒躁。
席建林院长强调,新入职公务员要聚焦提升“五项能力”,常学常新,努力成为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一要锤炼政治能力。人民法院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机关,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机关。青年干警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铸牢对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在工作中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和公正司法原则。二要夯实专业能力。青年干警作为法院队伍的重要力量,要在专业能力上下功夫,充分认识到程序法的重要意义,认真研读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和法院工作的规章制度,坚持做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统一。三要提高沟通能力。沟通和融入是法院干警必备的一项本领,要学会听、善于说。听是一种修养,是沟通融入的前提,应当用心倾听当事人意见,这也是对当事人尊重的体现;说是一种能力,是化解纠纷的良方,既要准确表达,又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四要提升调研能力。“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入职前三年是调查研究的黄金期,新进青年干警应当将问题意识贯穿调查研究始终,不断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法律素养和综合能力。五要增强管理能力。要善于时间管理,学会用最少的时间有条不紊地做好每项工作,提升效率;要善于情绪管理,在情绪低谷期善于自我调适,以阳光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与压力,做情绪的管理者;要善于案件管理,明确工作流程,提升案件管理质效。
最后,席建林院长勉励各位新入职公务员,要尽快找准新定位,迎接新挑战,实现新作为,真正做到有努力、有收获,有奋斗、有成长,期望大家在新岗位实现内心所期待的人生价值,为新时代人民法院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之前的新入职公务员见面会上,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吴浩波也对新入职公务员提出了三点希望:以初心定航,做对党忠诚的捍卫者;以勤学领航,做知行合一的奋斗者;以党纪巡航,做廉洁自律的坚守者。